【李赫特·华纳录音全集02】《舒曼-蝴蝶、第二钢琴奏鸣曲、维也纳狂欢节》2016[FLAC+CUE/整轨]

  • 分类: 合集
  • 歌手: 格式:
  • FLAC

9d11c55d2a4f51f147d9d49902ebc0c8_thumb.jpg

23cf716c737cdabcc301085b5bf559d8_thumb.jpg

3c7535d307efcc58f321b1de5c1eff26_thumb.jpg

【李赫特·华纳录音全集02】《舒曼 - 蝴蝶、第二钢琴奏鸣曲、维也纳狂欢节》 2016 [FLAC+CUE/整轨]

专辑名称:The Complete Warner Recordings cd02

演奏家:Sviatoslav Richter

专辑风格:古典音乐、钢琴

录音时间:1962、米兰

发行公司:华纳音乐

唱片版本:欧洲纸盒版

唱片编号:0190295930165

专辑介绍:

这张专辑是钢琴家李赫特演奏舒曼《蝴蝶》、《第二钢琴奏鸣曲》、《维也纳狂欢节》。

=================

《蝴蝶》作品2,作于1829-1831年间,是舒曼最早的杰作,其特点是优美的散文形式。全曲由一个六小节的序和十二段小曲组成,每段的标题

是:《化装舞会》、《巴尔特》、《布尔特》、《假面》、《维娜》、《布尔特之舞》、《交换假面》、《招供》、《愤怒》、《卸装》、《

急忙》、《终场与踏上归途的兄弟们》。

“蝴蝶”之名,是来自舒曼读过的一部小说,小说的最后一章叫《幼虫之舞》,写的是一个假面舞会的事;舒曼有感于书中主人公的情感,想

象着许许多多蝴蝶从虫蛹里蜂拥飞出,如同他心里飞奔而出的乐思——这就是《蝴蝶》的得名。十二首小曲中的人名都是小说中人物的名字。

音乐本身都是快慢不等的三拍子,类似圆舞曲和波兰舞曲的风格,整体上是假面舞会的热闹、生动、嬉戏的气氛。有些段落也有轻盈飘动,如

同蝴蝶翻飞的形象。每个曲子表现各自的主题,表现手法,曲式及不同的表现情绪。《蝴蝶》的创作开创了音乐历史上又一重要的器乐体裁,

就如同读一篇优美的散文在无比浪漫的意境中更能体会到的是作品“形散而神不散”的艺术底蕴。

=================

《g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》作品22,作于1833-1838年。其中第一、三乐章作于1833年,第二、四乐章作于1835年,1838年舒曼对全曲改订而成

,呈献给亨列德·菲克特夫人。

第一乐章,g小调,奏鸣曲式,尽量快速地。先以对位呈示第一主题,经过部以切分音预示第二主题,第二主题以带有切分音的降B大调表现,

以第一主题伴奏音型重复。低音部新旋律引出呈示部小结尾。发展部由第一主题末尾的旋律始,第一主题动机作一次次反复进行,G大调浮现

第一主题开头,G大调进入再现部。再现部第一主题精练后再现,第二主题以G大调,结尾有 “更急速地”标示。

第二乐章,小行板,C大调,自由的变奏曲式。这个乐章的浪漫主题取自舒曼1828年间创作的歌曲《秋天》,主题呈示后,是两段即兴变奏,

也类似三段体。

第三乐章,谐谑曲,g小调三段体,极为快速而明晰地。开头和弦性导入的4小节成为整个乐章核心,中段以切分音为主,降E大调始,第三段

是省略第一段中间部的再现。

第四乐章,急板,回旋曲,g小调,结构为:A(g小调)—B(降B大调)—A(降b小调)—C(c小调—降A大调)—A(g小调)—B(降E大调)—A(降e小调)

—C(g小调)—A(g小调)。结尾从最弱音至最强音。

=================

《维也纳狂欢节》钢琴套曲,作品26,题目本身就是一种抢救行动,一开始这部作品定名为《狂欢节:四个音符的玩笑》,舒曼最后将Op.26

题献给莫南德·席勒,他描绘它为“一首伟大的浪漫奏鸣曲”。另一个场合,他使用了“一份浪漫主义的展品”这样的措词。题目中的“玩笑

”据认为主要是掩饰第一乐章源自“马赛曲”的引语,当时在维也纳是严禁此曲的(舒曼在后来的三部作品中又引用此曲)。了解内情的人知

道,这首乐曲记录了一八三八年舒曼维也纳之行的观感,舒曼去维也纳时,曾想把他的《新音乐报》迁往维也纳出版,但是遭到梅特涅当局的

无理拒绝。为了抗议这种压制出版自由的行径,舒曼把当时象征革命的“马赛曲”放到维也纳狂欢节中,含沙射影地讽刺梅特涅的倒行逆施,

暗示维也纳将掀起推翻梅特涅政权的革命风暴。

1、快板;2、浪漫曲;3、谐谑曲;4、间奏曲;5、终曲

在g小调“浪漫曲”的悲伤下行乐句中,舒曼似乎又在怀念圆房的意中人了,虽然有一个捷径转调至C大调,然后G大调,在中段带来一个简短

的、高涨的新希望。在结束时的以外转调意味着一切都未失去。

在“谐谑曲”中有一个降B大调小型回旋曲,舒曼戏谑地用了附点节奏,这可能听起来很迷人,但是他却出人意外地转了调。在E和F集结连续

的属七和弦以恢复本调之前,一个等音乐化的降D将主要主题又恢复到A大调。在靠近结束时他又以二分音符耍弄了不定的属七和弦。

汹涌澎湃的降e小调“间奏曲”是五个乐章中最热情的,如果么有什么私房话要说,舒曼很少使用这种复杂的调性。他可以称它为“无词歌”

。无论是旋律的形式及其反复出现的重复八分音符,还是伴奏的编排,其本身就足以使双手忙得不可开交,两者均意味着在他作这些曲子时,

脑子里不断有某些浪漫的诗句在作怪。这个乐章出色地预言着1840年及其大量歌曲的涌现。

在忽略了几年奏鸣曲式之后,舒曼在降B大调最急板的终乐章上又重新使用它,似乎要证实他称该作品为“一首伟大的浪漫奏鸣曲”。其内容

要比他过去在该形式上所作的简练多了。作为一部钢琴的杰作,它仍然显示出才华横溢的效果,丝毫不是那种有特色的急板尾声。

专辑曲目:

01. Schumann / Papillons Op.2    [0:14:40.10]

02. Schumann / Piano Sonata No.2 in g minor Op.22 - 1. Vivacissimo    [0:05:32.05]

03. Schumann / Piano Sonata No.2 in g minor Op.22 - 2. Andantino    [0:04:58.10]

04. Schumann / Piano Sonata No.2 in g minor Op.22 - 3. Scherzo    [0:01:47.70]

05. Schumann / Piano Sonata No.2 in g minor Op.22 - 4. Rondo: Presto    [0:05:30.65]

06. Schumann / Faschingsschwank aus Wien Op.26 - 1. Allegro    [0:08:17.30]

07. Schumann / Faschingsschwank aus Wien Op.26 - 2. Romanze    [0:02:44.45]

08. Schumann / Faschingsschwank aus Wien Op.26 - 3. Scherzino    [0:02:08.33]

09. Schumann / Faschingsschwank aus Wien Op.26 - 4. Intermezzo    [0:02:06.45]

10. Schumann / Faschingsschwank aus Wien Op.26 - 5. Finale    [0:05:21.42]

百度网盘

0 条评论

请先 后评论